沪国资委函〔2024〕120号
市国资委关于对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贾开京代表:
衷心感谢您对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您提出的“关于做好特大城市粮油供应安全保障的意见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议案提出的主要建议
您主要就上海国有粮食企业存在定位不准,装备老化,综合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把涉及城市粮油保供安全的企业设定为民生类国企,建议由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双重管理,管理下沉和扁平化;在考核上,要把民生类保障企业的考核和纯市场竞争企业区分开来,不能简单归入竞争性经营性企业考核;二是给与财政专项补贴,帮助国有企业尽快提高民生类板块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实施企业装备升级,尽快实施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针对上述建议,我委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将在后续监管过程中予以完善。
二、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做好粮油供应安全保障顶层设计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粮食流通全链条保障能力。一是印发《上海市粮食应急设施设备改造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版)》,每年对纳入市级粮食应急体系的粮食企业,在成品粮油储存、加工、物流、供应等方面涉及的日常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升级等,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二是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指导意见》,形成绿色仓储建设、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质量追溯、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等五大行动子方案,进一步支持本市粮食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推进本市“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巩固完善各区“菜篮子”领导小组、批发市场专班工作机制,确保供应安全可控。
(二)聚焦粮食“国之大者”,发挥国企“三大作用”
近年来,本市国资国企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布局结构,坚守主责主业,坚决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和“顶梁柱”作用。一是印发《上海市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二是引导国企优化布局,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推动国企在乳业、肉业、农业等产业链形成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本市现代农场的基础上,进一步紧盯长三角,在域外安徽定远、大丰“飞地”等建设“超级农场”,积极构建多元的市场生态体系。三是优化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对光明食品集团这类市场竞争类企业中承担了政府交办任务的业务,作为跨类经营事项予以认定。在其法定代表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将承担粮油储备等保障业务在效益指标计算时剔除承担任务形成的相关影响。
(三)压实光明食品集团做好上海特大型城市主副食品供应主体责任
一是引导光明食品集团坚守当好城市保供底板、做好城市服务主责,聚焦食品产业与供应链、城市食品保障服务主业,进一步夯实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功能。二是全面落实上海市“米袋子”、“菜篮子”保供任务,提升城市主副食品保障供应的韧性,增强企业核心功能,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三是构建百万亩现代粮源基地,完成嘉定粮库改扩建项目,布局240万吨高标准、现代化的智慧粮库,提升市级储备粮库信息化和绿色低碳储粮水平,初步实现粮食储备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我委将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工作,加强本市粮油供应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本市国企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营保障功能,在主副食品供应、物流配送、重点粮库改扩建、智慧粮库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解决本市国有粮油企业在装备老化、综合能力较弱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继续强化战略引领,完善“一企一策”精准考核机制,对国有企业服务保障民生等公益性业务进行分类核算。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确保本市相关专项政策落地见效,帮助国有食品企业尽快提高民生类板块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为切实保障本市粮油供应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
联系人姓名:费顺俊 联系电话:23115942
联系地址:上海市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