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国资委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2-10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沪国资委办〔2023〕26号

 

关于印发上海市国资委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监管企业、委托监管单位、受托监管企业,各区国资委,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上海市国资委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3年1月29日      

 

 

上海市国资委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上海国资国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要求,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以推动国有经济提质增量为总目标,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总抓手,以深化“1+3+N”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为总推手,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党建引领、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力巩固上海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提供强有力支撑、做出应有贡献。重点做好7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1.强化目标引领。力争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沪缴纳税费、重点行业等经济增长指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推动企业积极提高主业收入、主业利润、研发经费投入,减少各类风险敞口,加强全周期预算管理,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有效提升资本回报水平。

2.加快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严把投资方向,积极发挥国有资本母基金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国有资本投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生产制造以及原创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公募REITs,推动企业存量土地资源“四个一批”高质量盘活,推进企业不动产租赁规范管理。

3.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聚焦资本规划、公司治理、创新发展、激励机制、信息披露等重点,实施新一轮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鼓励上市公司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优化企业价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推动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市场认可度高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企业上市。推动金融企业积极补充资本,夯实服务实体经济基础。

4.加强全面风险协同管理。构建涵盖战略风险、业绩风险和运营风险的风险管理框架,强化风险防控工作协同联动,进一步形成监管合力。探索建立市国资委系统风险稳定基金,推动企业设置审计工作委员会,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排查和监督治理,明确重大风险事项化解清单,推动重点子企业风险监控常态化。

 

二、着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5.加快顶层设计落地。出台关于本市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科技强企、改革强企、治理强企、金融强企、人才强企、开放强企“六大强企计划”,研究制订一套对标国际、市场普遍认同、企业可操作落实的评估标准,以及高质量党建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等配套方案。分层分类梯度推进各类企业形成工作计划和落实举措,建立定期跟踪指导、会商协调机制。

6.推进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改组或组建上海交易集团、上海人才集团等一批新的企业集团,稳步推进金控公司申设等工作。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监管、扶办的集体企业改革调整,研究城镇集资集企融合发展路径。开展管理层级压缩工作“回头看”,加大“两非两资”和非正常经营企业清退力度。

7.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专项改革。支持指导企业适时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长期稳定持股,发挥积极股东作用。稳妥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捆绑机制。突出上海特色,持续深化区域性综改实验及“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等专项工程,一企一策突破攻坚,打造更多改革样板。

8.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公司治理效能提升行动,评估治理合规性、有效性,依据结果分类监管。全面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前置程序要求。做实赋能企业董事会,推动董事会在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召集人制度,制定外部董事履职目录和履职保障目录等。依据新修订公司法推进章程指引修改和监事会改革。

9.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考核评价对标力度,优化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区属企业经理层开展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修订创新转型专项评价实施方案,完善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以科技型企业、上市公司为重点,继续实施一批股权类或现金类激励计划。深化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清算工资总额试点范围。研究制定技术创新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尽责免责清单,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三、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10.服务重大战略和城市发展。加快功能性总部落地和重大项目投资,更好服务浦东新区引领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建设。深化央地协同发展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合作。做好第六届进博会相关工作,进一步放大进博溢出效应。推动企业加强与对口合作地区的交流互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工作方案,构建发展生态圈。做好粮油食品、公共交通、电力燃气等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行基础保障。

11.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制定推动上海国资国企加快战略性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完善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图谱。积极布局汽车芯片、国产信创、数字经济以及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深海空天开发、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赛道,明确牵头企业或链长企业,引导带动优质要素资源高效集聚,推动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营收占比增速加快提升。

12.优化战略及主业管理。修订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办法,推进企业战略分类管理,推动战略目标分解、考核和执行。开展“十四五”规划、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中期评估和现场评议。细化主责主业管理,编制主业二级目录工作指引,开展主业发展情况后评价,推进资源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

13.深化平台公司改革。进一步强化平台公司功能,打造资本运营、产业发展、国资监管等功能复合的国资平台公司。加大对平台公司赋能赋权力度,推动平台公司开展市场化运作,优化考核评价指标,建立投资运营超额收益分享机制。

 

四、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14.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定本市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有关政策,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落地3-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市级研发平台,以及一批企业研究院、创新中心建设。深化知识产权合作,指导企业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扩大估值试点范围,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投资。

15.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推进企业建立数据治理规范及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数据资产ESG披露、数字资产发布、数据产品供给等实践。健全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体系,“一企一策”提出诊断意见。打造一批灯塔工厂,改造一批智能工厂,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化应用场景。制定落实“双碳”战略工作方案,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16.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品牌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国资品牌清单,强化专业化运营平台功能,打造国资品牌创新基地和国资品牌创新示范项目。拓展“创新汇沙龙”内涵,做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助力企业品牌建设。

 

五、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效能

17.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加快本市国资监管立法进程,形成立法草案。聚焦战略管理、投资后评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担保等重点领域,形成相关管理办法。探索构建“功能定位+股权结构+组织形态”的监管矩阵,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管理制度、内容、方式、程序上积极实践。深化法治国企建设,加强合规管理,制订总法律顾问(合规负责人)履职目录。研究制订本市城镇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促进城镇集体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进一步优化机构职能,深化直属事业单位改革成果,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效能。

18.夯实基础监管机制。积极搭建交流服务平台,深化指导监管、委托监管两个领域的联动发展。构建涵盖法人治理、主业、投资、资金、金融、法律、境外、舆情等8个模块的全过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开展财务总监履职评价,逐步扩大总审计师制度试点范围。强化中介机构审计责任约束,完善分领域的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工作机制。持续开展责任追究清单跟踪管理,推动企业落实违规责任报告工作。

19.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编制新一轮《国资国企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完善上海国资国企在线监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监管数据汇聚,拓宽国资监管专网覆盖范围。推进数字监管,构建国资监管数据全流程标准体系,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完善企业价值评估指数系统,推动国资评估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深化企业服务大厅建设,持续推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

 

六、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按照本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继续加强疫情研判、应急处置和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啄木鸟行动。落实领导干部国安保密工作责任,切实保障国家秘密安全。梳理细化信访事项受理范围清单,进一步推广“老娘舅”群众工作法,深入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深化重复信访和群众不满意件治理工作,加大群众满意度评价力度。

21.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编制上海市国资委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指导企业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制课题研究,塑造上海国资国企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督促企业履行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双碳”减排、新能源车更新、降塑行动、绿通行动、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配合做好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等工作。

22.加大主题宣传力度。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主题,策划开展“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国企直播间”等主题活动,持续办好“国企开放日”“红色文化进国企”品牌活动,举办上海市国资系统企业文化论坛,全景展示上海国资国企风貌风采。举办上海国资高峰论坛,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增强地方国资的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制定《市国资委系统声誉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团建联盟和国资青联运作机制。

 

七、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2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央和市委要求,全力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系统“百千万工程”培训、各企业党校主体班次的主课程,推动党员群众学习全覆盖。组织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24.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国有企业家培育行动,构筑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与世界一流企业家对话机制,探索对优秀企业家授予更多管理职权。不断优化市管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市管企业领导人员政治建设电子档案。持续深化企业“三能机制”改革实践,不断健全市场化用人机制。

25.加快培养引进人才。做实“国资骐骥”品牌,推动各梯次经营管理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探索建立高潜人才跟踪培养机制,落实高层次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评审资助计划。持续开展“青春国企”立功竞赛、“双优双才”人才评选以及青年人才双向挂职锻炼工作,加大跨地区、跨系统、跨条块干部人才交流力度。

26.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开展红旗党组织、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创建评选。加大对境外企业党建指导力度,制订系统驻外机构党建工作方案。强化对基层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机关党建体系建设,深化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加强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工作,做好老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加强对老同志的关心关爱。

27.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四责协同”工作机制,制订并实施市国资委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责任分工。持续抓好中央和市委巡视后续整改,组织开展第二轮巡察督导。进一步开展清理规范国有企业干部职工或自然人持股工作,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企业领导干部廉政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