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上海企业在海外”系列报道——《上海外服出海4年,已在亚太布局7个直属办事处,服务100余家出海企业》。东浩兰生集团下属上海外服收购新加坡TG公司35%股权,布局亚太地区,构建更完善、更多元的国际业务网络,逐步向全球领先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迈进。
8月中旬的一天,在新加坡办公的34岁小伙刘思远,一早坐上飞机前往马来西亚,与在马来西亚发展的一家国内央企洽谈人力资源相关业务。一路上,刘思远都在不断准备面谈资料。
2020年3月,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外服(FSG)收购新加坡TG公司35%股权,TG更名为FSG TG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一直在国内业务条线工作的刘思远,于2021年被调入海外发展部,并于2022年12月派往新加坡。
为什么常驻于FSG TG新加坡总部的刘思远,却开始频繁前往马来西亚?
如果说,新加坡是上海外服布局亚太地区的先手棋,那马来西亚则是企业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的关键棋。已迈出全球化第一步的上海外服,正在构建更完善、更多元的国际业务网络,逐步向全球领先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迈进。
为出海企业排“看不见的雷”
两年来,刘思远从新加坡往返马来西亚的频率有所增加。
去年4月,刘思远在一场东南亚地区人力资源需求对接的座谈会上了解到某央企在马来西亚有招聘售后工程师的需求,便与其牵上了线。双方对接的速度非常快,去年7月签署合同,去年11月,第一位售后工程师完成招聘并上岗,今年2月,第二位售后工程师也正式上岗。
“在规定时间内推荐的员工很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服务非常精准到位,又快又好”,谈及这家央企对FSG TG的评价,刘思远很自豪。优质的交付质量,也赢得了更多的订单——今年6月,这家央企又委托FSG TG招聘3个售前工程师的职位。
中国企业出海,对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十分陌生,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法规又是千差万别,再加上天然的语言障碍,时常是“两眼一抹黑”,处处碰壁。如何合法合规地交税?如何为外派员工办理工作签证?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监管要求,确保业务合规运营?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看得见的雷”。
但在刘思远看来,一些“看不见的雷”,更考验着FSG TG的海外服务效能。
“理解当地员工的实际诉求,才能帮助中国出海企业更顺畅地开展招聘工作。”刘思远总结道。在他看来,中国企业出海,是为当地提供服务,而FSG TG做的是“服务的服务”,“通过FSG TG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为想去海外发展的企业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排除万难。”
独自一人在海外的刘思远,在工作中并不是孤军奋战。TG在上海原有2名常驻员工,与上海外服建立深度合作后,他们把办公地点也搬进了上海外服,与刘思远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布局“未来一片巨大的市场”
这次来马来西亚,刘思远还有另一个目的——前往FSG TG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办事处与新同事见面。在这间不算大的办公室里,他见到了上任不久的主管罗素。
罗素是英国人,负责马来西亚办事处的各项业务。他在人力资源行业深耕26年,其中有18年在泰国、印尼、越南等地,对东南亚地区的人力资源市场颇为熟悉。
在人力资源行业,FSG TG的服务永远跟随着客户的需求而向外扩展。罗素的上任恰好能印证这一点。外派工作的两年里,刘思远发现,选择将新加坡作为出海第一站的中国企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开始向周边国家外溢,而马来西亚则成为承载需求的一流“洼地”。基于此,FSG TG于三年前设立了马来西亚办事处。
位于马来西亚最南端的柔佛州与新加坡毗邻,不少企业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将办公地设立在柔佛州。“曾有一家日本大型系统集成企业计划在柔佛州发展,希望马来西亚办事处帮其解决员工外包的问题”,罗素感受到了外资企业的青睐。“未来,这将会是一片巨大的市场,我们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罗素说。
发展至今,依托TG公司,上海外服在境外已布局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在内的7个直属办事处,另在澳大利亚、越南、北美等地也通过合作伙伴落地了不少业务,覆盖区域规模一步步扩大。
来往马来西亚次数变多了,刘思远越来越看好马来西亚未来的发展潜力。他说:“槟城州将建设半导体产业园,那边居住的华人也很多,非常值得出海企业关注,而FSG TG也会积极对接出海企业的各项需求。”
选对“桥”,触角进一步外延
时间回到40年前的8月8日。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外商投资的黄金时代,上海市政府顺势而为,成立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作为当时上海市政府唯一指定的外商服务机构,上海外服的多项举措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开创先河,优化了上海的外商投资环境,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外合作的桥梁”。
1994年,上海外服成立十周年之际,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的题词,也有“桥”——为企业“筑桥”,为人才“引路”。一个“桥”字,浓缩了上海外服的核心特质与使命担当。
从早期管理型的半政府机构成功转型为市场化企业;从立足上海的地方性企业发展为辐射各地的全国性企业;从传统的本土领军企业迈向平台型的国际一流企业——上海外服40年的发展史,不仅见证了新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史,也成为中国一流国企勇敢出海、探索国际化道路的缩影。
2018年至2019年,上海外服组建了海外发展部,将国际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在许多国家,相较于依赖外资企业提供的服务,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由深谙本土文化和法规的本地企业。因此,“借船出海”是更明智的选择。
回忆起与TG携手的历程,上海外服海外发展部总经理赵嘉形容这是一场“双向奔赴”。考虑到不少中国企业将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作为海外业务的第一站,上海外服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成立于2012年的新加坡TG公司,在业内口碑较好,且其下属的办事处正好集中在亚太地区,与中国企业出海的需求相适配。
在赵嘉看来,人力资源行业的国企想要“走出去”,选对“桥”很重要,“TG的负责人也非常看好中国企业出海的前景,开拓中国市场的意愿很强烈,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模式和规划也比较同频”。
在每月一次的业务沟通会上,上海外服海外发展部会与FSG TG同事一同讨论海外业务的最新进展,明确需要改进的地方,FSG TG下属7个直营网点的负责人也会适时上线参与。
经过4年多的发展,上海外服的出海之路稳扎稳打,FSG TG接收到的出海企业的问询量超过1000家次,在全球已落地了100余家企业的出海人力资源服务需求。“TG近期考虑在中东地区设置办事处,触角进一步外延,我们的服务优势也能得到提升。”赵嘉表示,目前TG的直营网点和合作伙伴,覆盖了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依托上海外服扎实的业务基础,已成功在2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服务落地与高效运营。
走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国品牌时常让刘思远感叹中国企业出海的魄力和实力。“免签政策推出后,来往的航班数量增加了,在马来西亚使用支付宝也越来越便捷”,这也对刘思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才能为中国出海企业带去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