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2024年,亦是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策划的品牌活动《上海国企直播间》全媒体新闻访谈行动,以“创新策源地 产业新赛道”为主题,对话上海国企负责人和一线员工,探访现代化产业新科技,展示高质量发展新实践,激发新质生产力,全方位展示上海国资国企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的新举措和新成果。
本期“上海国企直播间”
走进上海仪电↓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上海正深入落实人工智能“上海方案”。近日,“上海国资国企AI+行动倡议”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聚焦夯实大模型基础设施,在大规模算力集群、高质量数据语料等方面发挥国资国企示范引领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张建明在参加“上海国企直播间”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时介绍,从创造中国仪表电子工业的“半壁江山”,到迈入智慧城市的全新轨道,再到如今专注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海仪电始终努力走在改革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从传统制造到数字经济
老字号国企百年蝶变
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底蕴的国有企业,上海仪电始终紧跟国家战略,主动服务上海发展大局。“金星”“飞跃”“凯歌”电视机,“美多”“红灯”“海燕”收音机……这些上海人耳熟能详的老品牌,都出自上海仪电。到80年代中期,上海仪电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电子仪表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水平最高,占全国仪表电子工业的“半壁江山”。
进入新时代,上海仪电经过十余年深化改革、创新转型,业务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生产制造业转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多业务布局。
“伴随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上海仪电调整蓄势,紧跟数字经济国家战略,打造数字化转型全链能力,深度参与上海数字化转型建设服务工作,聚焦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张建明说。
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
布局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是当下的热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迭代。作为一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主业的市属国有企业,上海仪电积极投身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以智算中心布局为牵引,打造人工智能生态平台。
位于松江区的仪电智算中心一期项目内,一排排约2米高的黑色机柜整齐排列,绿色的运行指示灯快速闪烁。这些全速运转的算力服务器,目前正为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智算科技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撑。
“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自动驾驶到大模型训练,都离不开算力做支撑。比如,要训练一万亿参数的大模型,就大致需要1万张以上GPU芯片的组合。”上海仪电战略企划部总经理、上海智能算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山泉说。
如此大规模的智能算力集群,离不开精细化的运维保障。在项目的ECC总控中心里,工作人员正在大屏幕前实时监控着各项数据指标。上海科技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晓滨介绍,这个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接入了电气、暖通、消防等各项数据。“我们现场有工程师7×24小时值班,可以对整个智算中心进行实时运维,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
紧邻着一期项目,仪电智算中心的二期也在火热建设,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用。
“我们通过搭建大规模的智能算力集群,可以为各类基础大模型研发团队和垂类大模型创新主体,提供高等级的智能算力支撑。”张建明介绍,到今年年底前,仪电智算中心将建成14000P算力,可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计算任务以及大模型训练推理和应用场景开发。
与此同时,上海仪电也聚焦自主智能算力的上下游,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并支撑垂类大模型应用落地。
比如,上海仪电首先在内部进行探索,旗下的华鑫股份在投研业务中引入大模型能力,能够自动解读研报、年报、半年报并生成投资摘要、投资要点等信息,提高投研效率。又比如在公众服务方面,上海仪电打造了“智能小申”问答助手应用,能够为市民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提供精准的政务服务咨询,并指导事项办理。
衣食住行用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上海仪电围绕“强政、兴业、惠民”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赋能城市治理、赋能产业发展、赋能百姓生活。
“也许你感受不到,但其实仪电就在你身边,和我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张建明说。
比如,上海仪电打造的“上海市智慧电梯平台”,整合了电梯全维度、全生命周期数据,被称为电梯的“智慧大脑”。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市所有在用电梯约33.7万台,主动累计监测到各类电梯故障超172万个、不文明乘梯行为约7359万起、困人事件4万余起。
又比如,上海仪电打造的“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管理平台”,对上海近5万家产生油企业、17家回收油企业、1家处理油企业以及304家B5生物柴油加油站的所有餐厨废油相关行为和资源化利用,进行实时、全程、闭环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
“还有上海仪电打造的‘困难老人居家关爱服务平台’。我们通过和水务部门的合作,智能监测独居老人的用水行为,及时分析研判老人居家的情况,赋能精细化管理。”张建明说,目前,这项服务已经覆盖12个区,预计今年年内将覆盖全市8000户困难老人。
在上海仪电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新征程上,青年以蓬勃的活力和无限的创意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围绕大力推进数字中国整体规划和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仪电聚焦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持续发力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上海方案”落实落地,努力成为本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