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上海国企直播间》全媒体新闻访谈行动,走进上海各领域各行业国有企业,对话企业掌舵人,总结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就,展示上海国资国企新技术、新赛道、新方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嘉宾
刘训峰,华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次《上海国企直播间》
全媒体新闻访谈行动
由国泰君安证券全程支持
消费者熟悉的回力鞋
老上海的味道蜂花檀香皂
还有双钱轮胎……
都来自同一家上海国企——华谊集团
传承百年历史
华谊集团诞生于民族化学工业的起源地上海,继承了中国近现代化工的百年传统,旗下“双钱”“回力”“蜂花”“飞虎”“眼睛”“一品”等老字号品牌创造出众多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华谊集团前身是上海化工局,1995年改制组建为上海化工控股(集团)公司;1996年11月,与上海医药局联合重组改制成立上海华谊(集团)公司。2016年5月,组建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核心资产整体上市。
目前,集团旗下有“能源化工、绿色轮胎、先进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服务” 五大核心业务,并已基本形成“制造+服务”双核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体系。
近年来,华谊集团围绕五大核心业务,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端发展、跨市发展、一体化发展”五大发展战略,“一个华谊、全国业务、海外发展”的业务布局取得重大突破,“优势业务、新兴业务、海外业务”的三元业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16年5月,“华谊集团”在上交所鸣锣上市
绿色化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化工,美好生活”是华谊集团近年来不断忠诚践行的发展理念。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过去固有印象中,化工总是与污染、危险紧密联合。在绿色化工这条路上,华谊已经走了十多年……
在华谊集团总部大楼内,有一个应急管理中心和指挥中心。在这里可以实时远程查看华谊在国内的全部生产基地里各装置的运行情况。“我们现在整个华谊,在上海以外,全国有将近47套生产装置,应急管理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华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训峰说。
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字,显示的正是华谊集团在上海的两大工厂生产运营的实时情况
“数据都是在工厂的设备上实时采集的,这里集成了几大功能,包括生产经营,生产绩效,我们的产量,可以看到日产量怎么样,每个月到今天的累计产量怎么样,完成率怎么样。”
通过这个平台,还可以看到华谊的安全环保系统。“比如化工污水COD处理,标准是500,我们只有59。”
这一项项指标的背后,是集团每年至少拿出主营收入的2%用于本质安全提升,2021年华谊集团HSE(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累计投入超10亿元。
此外,华谊还拥有一支以281名专职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和318名注册安全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环保管理团队,在各大基地建立注安师工作站,发挥专业力量,运用先进的评估方法,定期对工厂的安全环保现状和管理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短板并将安全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组建了技术创新委员会
多项技术“全国领先”“全国先进”
华谊集团一直以来坚持“创新优先”战略, 力求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企业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0个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鉴定机构、27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设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此外,华谊还成立了技术创新委员会、院企联合攻关委员会和技术专家委员会。“这个技术创新委员会我本人是担任委员会的主任,主要领导一定要抓创新,它才能够抓得深抓得实,没有创新,没有技术,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制造型的企业,一定要开发出我们有自主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企业才能发展。”刘训峰说。
通过持续不断聚焦“卡脖子” 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 深度融合,华谊集团创造了多项“全国领先”“国际先进” :全球首家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新一代液晶显示材料PT853含氟新材料、全球首套产业化的近万吨级第四代环保制冷剂(hfo-1234yf)、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四法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催化剂及工艺成套绿色生产技术等。
其中,聚三氟苯乙烯(PT853)属于含氟材料领域内的高端产品,可作为超细纤维过滤材料、耐干蚀刻电阻、光导纤维以及照相涂层材料。之前,聚三氟苯乙烯(PT853)因合成路线复杂,成本居高不下,应用推广受到限制;但华谊集团创新合成方法和工艺,形成了一套三氟苯乙烯低成本的、绿色环保的合成路线,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三氟苯乙烯单体和聚三氟苯乙烯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这一成果革命性地解决了液晶补偿膜的技术缺陷,极大地改善了电子终端的显示效果,使我国在含氟材料方面又占领一个新高地,实现了整体技术自主可控,提升了国产显示终端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此外,华谊集团研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系列聚烯烃催化剂、含氟功能材料、聚酰亚胺、特种胶黏剂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在国防军工领域,航空聚四氟乙烯软管组件、聚酰亚胺零部件、高端氟聚合物及其制品等应用于神舟飞船、嫦娥二号、天宫二号、长征五号、天问一号等国家重点工程,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贡献了“华谊智慧”。
人才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人才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按照市国资委的要求,近年来,华谊集团构建了不同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从5年前我们就启动了华谊集团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有非常多的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到我们华谊来就业,打造了一支年轻人才的队伍。”刘训峰说。
“好的人才在华谊,既可以选择管理的发展路径,也可以走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对于专业性人才,刘训峰举例说,集团的首席专家和副总裁是一个职级的,“我们不是鼓励每个人都要去做管理者、做总经理,我们希望既要有管理人才,同时也要有专业人才。”
为了调动这类人才的积极性,华谊设立了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科技人才的收益和他的贡献成正比。“比如说如果你这个项目产业化以后,给企业带来效益,增量的15%是可以用来奖励团队的,这样的话研发人员就更有积极性了。”刘训峰介绍,在集团内部的第七届科技大会上,这笔奖金高达800万,调动更多科技人才投身到创新中。
数字化指引未来发展方向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动数字化的发展,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数字华谊的战略。”刘训峰介绍,为了落实这一战略,华谊规划了六大原则,包括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业务为核,效益为先,能力为本。
在位于上海化工区的华谊新材料公司,已经基本建成了覆盖采购、生产作业、设备管理、运营等6大领域的数字化运营体系,共18个先进的智能化系统。通过高阶分析模型,对影响反应的近17个参数进行建模优化,实时调优,实现了物耗近2%的下降;而在能耗方面,则实现了蒸汽消耗近15%的下降。
“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到2025年,我们要建成两家数字化的灯塔工厂。”刘训峰说,“入选灯塔工厂就意味我们大规模地采用了新技术,走在前沿,同时我们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工业互联网和数据系统方面,这都有深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