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计划被疫情打乱,“开门七件事”,房租是大头。2月8日,上海出台的《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上海“支持企业28条”)提出,中小企业承租本市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免收2月、3月两个月租金。
消息一出,上海市国资委办公电话成了“热线”。“真的全免?”“如何申请?”“可以多免几个月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如此迫切。
关注者众,且让大江东工作室带你认识一下“中国好房东”是如何炼成的。
7万户中小企业,50亿元真金白银减租啦!
杨大姐夫妻二人在江桥蔬菜批发市场盘了一个摊位做批发生意。春节期间原本是营业旺季,但疫情让她乱了方寸。一周前,她在商户们“抱团取暖”群里得知一个“小道”消息,高兴坏了:市场房东光明食品集团要给摊主免2个月摊位费,“真的假的啊?”摊主们既疑惑又兴奋。
江桥蔬菜批发市场里生意忙。
“我们确实在着手相关事宜了。”3月31日,东妹从光明置地资产部总经理樊建德口中证实了这一“喜讯”,“部分摊主已经收到3月份摊位费暂缓的通知。”
过去的2个月,时刻关注政策信息的中小企业主,心中有一条明确的时间线:2月8日,上海“支持企业28条”出台;2月10日上海复工第一天;2月下旬,36家上海市属国有企业房租减免政策出台;3月上旬,各国企陆续开放房租减免申请……
这是一个政策、文件不断细化的过程。
但对樊建德来说,所有时间点都要前移至少一个星期。“2月4日收到通知后,我们便对租户情况进行摸底。10号复工前,根据第一轮梳理情况已制定出了相应方案。”樊建德说。
第一轮摸排结果出来了:光明置地涉及减免租金中小企业1.1万户、房产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预计减免租金超过2.2亿元。“好大的工作量,当时我就有点着急上火了!”樊建德告诉东妹,这1.1万户涉及物业形态十分复杂,有水产市场、蔬菜市场、工业厂房等,租赁对象、合作模式、房屋用途等都不一样。更棘手的是,这1.1万户中小企业中,90%以上都是直接签约的形式。这意味着,企业工作人员需要一户户沟通、解释、办理。
光明食品集团只是这36家上海市属国企中的一家。据估算,这一政策惠及全市7万多家中小企业,预计超过50亿元“真金白银的减租”。3月上旬,细化政策刚公布不久,上海市国资委的办公电话就“热”得烫手:
“我承租了转租人的房屋,可以享受减免吗?”
“我2、3月房租已经交了,可以退给我吗?”
甚至,“我不知道我租的是否是国企房屋,能帮我查查吗?”
……
“在电话中能感受到企业主那种迫切需求,”上海市国资委工作人员说,“我们能做的就是细化工作,尽量了解不同个体的需求。”
“给摊主减免摊位费,其实原是我们的自选动作。疫情期间,他们坚持不打烊,在保供应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现在优惠政策下来了,更应该让他们感到暖心。”樊建德说。
民企类房东也主动让利
“政策上都写了,承租国企房屋的中小企业可以减免2个月房租,为什么我的租金没有减免?”虹口德必创意园经营者贾波近期常常收到这类投诉。他的公司扮演的是“二房东”角色,“上家”是国企上海电气。
“园区房屋确实是从上海电气承租的,但是当初承租的是毛坯房,我们也投入成本用于园区的装修、改造和维护。”贾波提及此事不无委屈。
翻看36家市属国企房屋减免公告,每家都对“转租人”进行了特别说明,确保减免租金落到中小企业主手中。但实际落实过程中,情况较为波折。3月以来,“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中,有关“转租人”的投诉居高不下。
早在2月底,上海市国资委涉及中小企业减租的36家企业已经发出了公告。
“如果转租人是国有企业子公司,同为国企,这个好办,我们要求租金减免百分百落实到终端,同时形成书面说明,如果未履行约定,则有相关处罚措施。”上海电气置业常务副总席庆文说,“但二房东是民企的话,就复杂些。”
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文件中找不到,这十分考验每家国企承办人的经验能力。以上海电气为例,2、3月份减免租金预计达到1.57亿元,其中直接签约的商户租金不到5000万元。在这轮优惠政策中,二房东是上海电气打交道的主要对象。
“假如毛坯房成本占了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肯定要惠及中小企业,但我们也鼓励民企主动让渡部分租金,通过延长合同期的方式,提高二房东积极性。”席庆文说。
事实上,大部分民企房东从经营角度也希望保住商户们,愿意主动让利。翻开58同城各类商铺出租信息,下方都出现了免租1月或2月的标签。东妹致电一名商铺房屋中介,他表示,免租优惠可以和房东谈,还具备一定的下调空间。如今,房租已成中小企业经营者一根敏感的神经。
一事一议,“有问题找‘店小二’”
疫情期间,如果说社区工作者是“小巷总理”,那在国企承办减租手续的“店小二”们则是“园区总理”、“商圈总理”。减租政策出台后,上海市各国企主动深入到园区、楼宇,在醒目位置张贴公告说明和联系方式,在一些区里,国企相关业务负责人直接“坐镇一线”办公。因为便捷的联系接触渠道,商户们也形成了“有问题找‘店小二’的思维方式”。
3月以来,上海市国资委的办公电话成了“热线”。
“我感觉那段时间我就是灭火侠,每天睁开眼就是解决各种问题。”上海电气置业副总经理盛志忠,同时也是上海电气房租减免项目组沟通组的组长,他给东妹罗列了经手过的各类“特殊情况”:
有的公司以自然人名义承租了房屋,但确实用作企业经营,这类情况如何享受优惠政策?“在有证明人的前提下,我们利用一网通办、不见面办事,很快就进行了租房合同的变更。”
有些虽然是中小企业,但是股权结构中有国企成分,这类情况要一事一议,“有些不符合减免政策的,还要颇费口舌进行沟通。”
有些企业在疫情发生前已经在走破产程序了,这又需要另一套流程;
大部分企业提前缴纳了2、3月份房租,如何追回?“我们将免租协议日期后移到4、5两月,省去了商户多方跑动,由我们自己消化这中间合同、发票变更的繁琐文件工作。”
……
盛志忠罗列出的案子,每一项听起来几乎都要让人跑断了腿。但这些都是过去2个月他和组员们工作的日常。“为中小企业减租是个好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通中间环节,把这个政策真正落实下去。”盛志忠说。(来源:2020年3月31日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