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上海国资国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琦表示:
目前,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中位于“第一梯队”,正处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机的重要时间窗口,需加快摆脱传统数据依赖、算力依赖和路径依赖,提升重点领域高质量数据供给,围绕自主可控和提升算效比发展先进算力,探索更适合我国发展的模型研发路径。
坚持数据驱动,
加快推动语料创新体系建设
支持上海等城市深化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语料数据枢纽平台,推动面向具身智能、物理AI的虚实融合语料库建设,力争在高维语料和技术创新方面与国际并跑,在前沿稀缺语料方面填补国内空白,为我国打造世界模型提供支撑。同时,加快“采洗标测用”语料工具研发,推动强化学习、对齐调优、逻辑推理(思维链)、多模态感知交互等技术攻关,打造智能合成与价值对齐的语料体系。
坚持软硬协同,
加快面向AI的软件工程创新突破
在硬件方面,加快国产异构智能算力研发进程,建设自主智算软硬件适配中心,推进自主智算芯片测试和集群验证,实现全面兼容国产训练框架。在软件方面,把握大模型基础架构尚未定型的时间窗口,密切跟踪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液态神经网络(LNN)等前沿进展,开展混合增强模型等理论和技术创新,实施新一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工程,探索有限资源条件下的模型发展之路。
坚持以用促研,
增强国产大模型的创新实战能力
构建包括国家实验室和民间力量等在内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基于国产芯片的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研发。加快培育一批行业垂类大模型,鼓励知识蒸馏、剪枝、量化、参数共享等技术研发,支持企业搭建模型即服务(MaaS)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垂类模型解决方案供应商和集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