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上海国资国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华谊集团技术带头人许保云提出:
筑牢研发攻关链,突破关键材料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大对先进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领域的定向扶持。
化工是基础产业,化工领域的先进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是世界化工强国和跨国公司竞争的高地,有些产品市场需求量不大,但技术含量极高,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极大。比如高端氟材料、电子特气等关键材料,高端医疗试剂,同位素材料等。建议继续加大对这些领域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助力产业链高端发展。
打通成果转化链,破除中试“肠梗阻”,针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面临的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建立区别于产业化项目的分类管理体系。
在新工艺、新材料的产业化过程中,概念验证、中试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非常重要,也是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中试研究在项目的报批报建、环评、安评等方面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不利于相关平台建设及运行工作的开展。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制度,在环评安评、运行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实施“精准滴灌”式管理。
布局创新生态链,抢占新兴赛道,上海发挥科创资源集聚优势,争取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国家级平台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对于量子技术、生物制造、先进材料等新兴领域,结合行业的特点及早布局重大平台,有助于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加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突破,会成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希望上海能争取更多国家级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的机会,更好发挥上海在科技投入实力、基础设施资源、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科创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