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山区七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之一的施特劳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联手浙江制造、创新营运模式,收获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20年,施特劳斯钢琴公司营业收入达1777万元,当年实现盈利;2021年,上海钢琴有限公司这家老国企将扭转持续23年亏损、濒临破产的尴尬历史。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联手浙江制造,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施特劳斯品牌诞生于1895年,曾经是中国钢琴制造的标志,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经营不善处于严重亏损频临倒闭的境地。浙江德清县洛舍镇在上海钢琴厂技术骨干的帮助下,钢琴产业逐步发展,至今已有钢琴制造及配件企业147家,年产钢琴5万多台,但是品牌影响力不够。2019年,在金山区、德清县两地政府的支持下,上海钢琴有限公司与来自浙江洛舍镇的乐韵钢琴有限公司联手合作,共同成立国有参股的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有限公司,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二是细化合作机制,为品牌深度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在“施特劳斯”品牌合作的过程中,双方企业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市场化的方式对合同期内的生产销售目标、品牌授权费、品牌授权经营的风险、钢琴调律等后服务业务的开展等进行了协商约定。双方重合同、守信用,这是施特劳斯钢琴公司能够抵御疫情压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基础。
三是创新营运模式,有效激活品牌、助推产品创新。上海施特劳斯钢琴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一个老字号国有品牌,将由一个混合所有制的市场主体来营运。作为出资30%的国有参股股东,红双喜集团找准定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资本”;作为出资70%的民营控股股东,以战略投资者的定位,积极整合各种市场要素。股东会、董事会按照公司章程共同支持经营团队开拓市场,德清团队主要负责设计、研发和生产,确保“施特劳斯钢琴”的质量,上海团队主要负责品牌的展示和推广,各司其责,协调制衡,共同努力提高“施特劳斯钢琴”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施特劳斯钢琴”振兴,提供了体制与机制的保障,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营团队不断拓展品牌创新,一年里,开发了三个系列的25个施特劳斯钢琴新产品,让老字号经典品牌变得年轻。
四是承担国企责任,让国企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开展“施特劳斯”品牌合作的过程中,注重做好富余职工的安置工作。成立职工安置工作小组,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深度调研反复推演,确定了兼容最大部分职工诉求的职工安置方案,得到了87%的工会代表的赞成。对百名职工的分流工作,做到无信访,无纠纷。
(金山区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