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走深走实,上海国资国企聚焦改革重点难点,积极开展探索创新,涌现出了一批生动的实践案例。近期,“上海国资”新媒体平台将在“聚焦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栏中陆续推出“改革实践”系列报道,本期聚焦:久事集团聚焦改革主题,推动“文体旅交”创新协同发展↓
久事集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上海久事公司,是全国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资公司。历经30 余年改革发展,集团从成立之初的筹措利用外资、管理“九四专项”,逐步构筑起当前保障城市运营的综合性产业格局。近年来,集团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交予久事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城市交通、体育产业、地产置业、资本经营、文旅产业五大主业板块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截至2024年6月,集团合并资产总额7200亿元,资产负债率27%,资信等级继续保持最高的AAA级。旗下直属企业13家,职业体育俱乐部2家,员工近5万人。
主要做法
久事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产物,有着浓厚的改革基因。近年来,久事连续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从顺利托管交运集团并持续深化交运改革,到完成强生重大资产重组;从平稳接收上青实业,到完成申花足球俱乐部股权改革;从参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到入股东航集团,形成了改革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其中,深化交运改革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案例,对于推动集团“文体旅交”协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改革破局,传统业务焕然新生
一是改出新路。深化交运集团改革,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上海国资国企重大改革任务,是上海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重要改革实践。从2020年7月正式托管交运集团以来,久事集团坚持改革破局,在确保改革稳定的基础上,不是被动改,而是主动改;不是简单地拆并整合,而是充分发挥交运股份作为上市公司在物流、制造、冷链等传统业务方面的特色优势,推动实现传统业务焕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城市发展的能级。
二是改出特色。积极开拓物流产业新质生产力,引进一批最新型的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PMT,提升大件物流运输能级,已应用于香港机场货物滚装等项目中。与宝钢、建工、上汽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拓展内河港口物流业务,助力上海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制造板块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成功进军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制造市场,与行业知名企业签订长周期项目合同。推进交能融合,与中能建上海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打造能源管理集成服务平台。推进公交、出租、客运、物流等企业内部停车场站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全市提供场站商业充电服务。
三是改出增量。交运股份作为本市院前急救应急协作单位,凭借自身资源优势,推出非急救转运的社会化运作新方案——“962130”非急救助行,该项目正式获批2024年上海市标准化试点项目,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目前“962130”非急救助行已配备50台专业车辆,月均订单数超1000单,将按需逐步加大运力投放力度,服务范围覆盖全国,满足市场需求。
“962130”非急救助行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
改革赋能,文旅产业孕育新机
一是创新推进产业融合。对原交运集团实施公司制改制,同时更名为“上海久事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文旅产业由此步入新的发展轨道。一体推进长途客运业务专项改革,一方面缩减常规长途业务和大客车车队规模,已关停省级长途班线37条,另一方面聚焦长三角旅游、就医以及大学生返校等需求,加快拓展“车游结合”和定制班线业务,创新推动传统客运业务与旅游产业融合。
二是打响“一江一河”品牌。集团以深化交运改革为契机,创设苏州河旅游新品牌,同时推进浦江游览改革,扩大市场规模、规范运营,优化提升黄浦江旅游的市场经营环境。结合船型迭代和码头改造,开发主题游船、“游船+音乐会”等多形式演艺活动,积极推动浦江游览产品服务提质升级,充分发挥上海都市旅游“第一入口”的功能作用。突出新能源化,黄浦江上第一艘纯电动游览船“上海久事”号于今年5月投运。拓展苏州河旅游水岸联动,实施梦清园等滨水空间改造提升,举办水岸市集活动,为沪上文旅休闲消费创造新的活力。以“一江一河”优质资源为依托,与港中旅等共同合资成立华夏国际邮轮公司,积极参与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建设,为邮轮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江一河,开启水岸联动新篇章
改革牵引,文体旅交协同发展开拓新局
一是办好重大赛事。久事作为上海体育产业的龙头企业,一直是国际顶级赛事的办赛主体。今年以来,集团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不断提升体育赛事的组织运营水平,已连续成功举办F1中国大奖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巴黎奥运会资格赛、FE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斯诺克上海大师赛、首届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等多项重大赛事,为提升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作出积极贡献。
2024F1中国大奖赛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二是促进“馆演”联动。充分依托集团旗下八万人体育场、万体馆、东方体育中心、上海国际赛车场等多个地标场馆资源优势,联合主办演唱会,落地“风暴电音节”、简单生活节等面向年轻人群体的著名节展活动品牌。积极进军国内外演艺市场,参与投资《1921》《永和九年》《爱情神话》衍生剧等热门剧作。
三是做精艺术展览。久事在外滩核心区域拥有经典建筑16幢(其中第一立面7幢),近年来,为推动“市民进外滩”,集团大力推进外滩“三馆一中心”久事美术馆群落建设,策划举办了不少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展,让市民游客在外滩观光游览的同时,多了一个欣赏文化艺术的好去处。今年已举办赵无极大展、《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展(均列入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等中西方各类艺术展7场。吸引近2万人走进外滩18号、外滩27号、外滩1号等经典建筑观展。
久事美术馆群落展现丰富多样艺术形式
四是强化交通保障。集团交通板块涵盖公交、出租、轮渡、长途巴士、双层巴士、房车露营和交通卡、旅游卡等多个业务种类,在持续做好市民日常出行服务、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基础上,积极赋能上海商旅文体展发展格局,为全市各类大型活动提供官方用车、开辟定制专线以及提供移动式广告宣传资源等。
改革成效
一是主业经营效益提高。通过实施“文体旅交”协同发展重要战略,集团文体旅板块经营效益呈现良好增长态势。2023年,文体旅板块营业收入22.65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18.31%,今年,文体旅板块营收预估将超27亿元,占比超20%。
二是吸引客流拉动消费效果明显。今年F1三天比赛到场人数总计约 20万人次,较2019年增加约25%;去年ATP1000网球大师赛作为疫情后在上海首个重启的国际重大赛事,吸引观众19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6%,实现收入3亿元,增幅67%;今年上半年举办各类演唱会42场次,接待观众62万人;首届上海国际电音节(风暴电音节)两天吸引观众4.5万人。
三是服务全市文体旅商展的化学效应开始显现。一段时间以来,久事不断积累在文体旅交协同发展方面的工作经验,很多项目和活动都呈现出1+1>2的效果,同时还带动了更多新业务的突破,比如今年集团推出的Shanghai Pass,有效打通了本市交通出行、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各类消费场景,优化了入境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正在努力打造上海入境支付“一卡通”。这些工作实践,为集团加快改革深化提升,以文体旅交协同发展为关键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而全面助力上海商旅文体展联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ShanghaiPass为上海入境游市场的开发开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