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对上海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和干事创业本领”,“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韩正书记在十届市委六次全会上也突出强调“事业发展,关键靠人,尤其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上海干部必须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升本领”。面对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如何“管好资本、服务企业”,对国资委机关专业化水平和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铁更需自身硬,要展现好国资委机关新形象,就要不断增强党性、练好内功,重点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讲政治、顾大局,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讲政治,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各种思潮、各种观点众说纷纭、泥沙俱下。在复杂环境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特别是当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方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践证明,只有用坚定理想信念练就的“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讲政治,除了要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掌握政治观点外,更需要严守政治纪律,包括增强保密纪律,做到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讲政治,就是要始终胸怀大局。大局观念是检验一名干部是追求“小我”还是“大我”的一个关键标准。革命战争年代就看能不能舍生忘死,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和平建设时期,同样面临改革的攻坚战,现在改革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检验干部就是看能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拿得出、顶得上、能打赢。作为党的干部,凡事要出于公心,要观大局、识大局,紧紧围绕大局、时时聚焦大局、处处服务大局,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机关干部才能有作为,有为才有位。
讲政治, 就是要加强团结协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树立团结协作的机关文化,加强协同配合,避免部门职责有所交叉、工作有所交集,就出现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
(二)讲学习、强本领,适应工作任务形势需要
学习水平决定思想水平,思想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要注重静心学。习近平总书记和韩正书记多次强调静心读书、静心思考的重要性。我感到,无论是增强党性修养,还是提升自身本领,都要静下心来读一些书。特别是面对当前互联网碎片化的信息潮流,特别是面对国资国企改革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的要求,更要提升思维高度,切实解决韩正书记提出的“四个不适应”问题,力戒浮躁,静心读书,尤其是要读些经典原著,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要坚持干中学。把本职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舞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包括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善于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复杂问题,使自己真正成为本职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要虚心向下学。充分利用调研、挂职等机会,从企业一线火热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008年以来,国资委机关每年安排机关、企业干部双向挂职。特别是今年,面对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我们依然下了很大决心,继续组织机关、企业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大家要珍惜机会,重点围绕国资国企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实干、善攻坚,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要增强敬业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科学有效的激励体制,使机关干部确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将每个岗位作为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让敬业精神植根于每个干部的心中,形成争创一流业绩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良好风气。要树立担当意识,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韩正书记在这次全会上提出“敢闯敢干敢担当,敢抓敢管敢负责”,作风过不过硬,敢不敢担当,关键还是干部的头脑、肩膀和脚跟的问题。要明确责任意识,理想信念坚不坚定,党和人民的事业与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头脑中排位,决定干部干事创业的定力、勇气和魄力;本领过不过硬,肩膀上能够承担什么样责任、有什么样的负重能力,决定干部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脚跟能否始终立在人民立场想事情、做决策,决定干部为人做事的情怀和胸襟。只有营造出极端负责、通力配合的氛围,我们的工作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四)讲奉献、守纪律,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作为党员干部,应当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没有这种精神境界,是难以完成国资国企这项大事业的,即便表面上做到了,心中也可能是不舒畅的,总觉得吃亏了、不划算了。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发生异变,行动就会产生差池。
5月底,市委常委会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的要求,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做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见》,国资党委也在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这个《意见》的实施办法,共26项重点内容、80条具体措施,我们每位班子成员、每个处室都有明确的责任。概括起来,党委班子每年要做四件事:年初研究形势任务、审定班子成员的计划、加强日常督查、年末总结评价;班子成员做三件事:年初定好计划、年中抓好推进、年末做好总结;机关处室按照责任分解抓好具体措施落实。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每个处室的具体工作职责之中,强化“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做到职权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延伸到哪里。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做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要注重把握“两个关键”:一是指导思想上的“三个结合”:结合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结合国资监管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结合中央和市委明确的重点任务和要求。二是队伍建设上的“三个慎”:慎权、慎微、慎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习近平总书记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了,干事自然有底线,自然有高度,自然不会做那些充满了诱惑、可能掉入陷阱、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机关干部或多或少都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要“守身如玉”面对的考验很现实。要注重防微杜渐,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
(五)讲导向、聚人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只有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才能激励士气、鼓舞人心,让干事的人有动力、有冲劲,才能打造出象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持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要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在考察识别干部时,既要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又要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特别是在承担国资国企改革任务上,要看干部有没有一种想干事的主动意识、会干事的能力水平、干成事的综合素质和不出事的政治品格。在考核评价干部时,要改进机关干部考核评价方法,更加注重业绩、注重平时,把关键时刻“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核心标准。在科学使用干部时,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使用干部不能只看资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要看谁更优秀、更合适,用其所长。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批好干部源源不断涌现出来,才能使大家的聪明才智充分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