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上海国盛集团乡村振兴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日期:2021-11-02 信息来源:

2017年末至2019年间,上海国盛集团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了高强度的战略设计,形成了系统的发展战略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1_副本.png

5位一体

以长三角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为引擎,集团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通过党建+基金+产业+基地+智库的运作路径,推动乡村振兴从点上“盆景”加快变成面上“风景”。

2_副本.png

6项部署

(一)党建引领

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开展企村联建, 通过设立党支部、派驻村书记,着力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二)主线明确

落实关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留魂”的指示精神,确立乡村振兴“塑形”与“铸魂”两条主线齐头并进。

(三)产业集聚

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核心要求,导入上海“十四五”重点规划的“五型经济”产业。

(四)资本赋能

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筹划设立长三角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五)试点突破

参与首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的建设运营,打造三产(一、二、三产业)融合、三区(农区、园区和镇区)联动的产城乡一体化样板。

(六)创新发展

探索体制机制、开发建设、集中居住、资本平台、资产管理以及金融服务创新,强化形成集成式创新链。

3_副本.png

3条路径

空间塑形

集中居住腾挪产业空间

4_副本.jpg


金山区吕巷和平里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点效果图

加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统筹谋划,推动构建生产与生活高度融合的乡村空间,将闲置的空间资产变为可承载产业的基地空间。

产业塑形

打造产业社区培育“五型经济”

5_副本.jpg


田心(“思”)农创市集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开业运营

“五型经济”产业导入作为带动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实现乡镇全域产城乡一体化整体开发格局。

人才铸魂

激活人才资源助力辐射推广

6_副本.jpg


思尔腾让更多青年走进乡村

发起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人才发展中心及思尔腾乡村振兴学院,通过人才实训和人才机制建设为乡村振兴“铸魂”。

4_副本.png

5种模式

(一)投资运营一体化的资本平台创新

长三角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是投资运作、产业运营、资源整合的战略平台。思尔腾科技公司创新业务模式,主导参与乡村振兴全过程。

 

(二)打包立项的开发建设创新

8_副本.jpg

四月的吴房村

首创整体规划、打包立项方式,坚持“不策划不规划,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原则,乡村风韵得以最大程度保存,乡村特色得以最大化表现。

(三)“就地上楼”的集中居住创新

设计“就地上楼”的集中居住方案,提升节地率的同时,避免了农民离土离乡。

(四)数字科技赋能的资产管理创新

9_副本.jpg

思尔腾在2020年10月启动数字资产管理平台项目”i村资书”

开发乡村数字化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乡村资产+招商运营”数字化闭环的构建,解决乡村资产管理中的资产估值、收益变动、多方分红共赢机制等问题。

(五)“投贷证债租”全渠道的金融服务创新

以长三角乡村振兴投资基金为驱动引擎,吸引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参与,运用投资驱动、投贷联动、债券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模式,实现全过程、全渠道的金融服务链联动。

5_副本.png

4大样板

(一)青村镇“产业社区”样板

突出三产融合“产业社区”作用,“育智、引智、用智”着力打造乡村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的核心竞争力,为乡村血脉产业提供温床和发源地。

(二)吕巷镇“村民融合”样板

联动吕巷水果公园的产业资源及白龙湖综合开发的文旅资源,打造白龙湖水果小镇实现村民融合。

(三)“石湖荡镇“人才振兴”样板

以松江区石湖荡镇产业升级为切入点,全面深化G60科创走廊建设、“五个新城”发展,打造石湖荡G60菁英小镇实现人才振兴。

(四)南涧县“对口帮扶”样板

11_副本.jpg

吴房村“南涧馆”

携手南涧县于吴房村打造“南涧馆”,作为沪滇交流的窗口,以品牌联名、基地直供的模式帮助南涧特色农产品对接上海大市场,构建“前店(上海)后厂(南涧)”的农业产业链布局;以实地培训、远程指导的模式实现人才交流互动,强化上海大都市乡村振兴与云南大山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共同探索跨越区域空间的产城乡一体化。

来源:上海国盛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