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上海农商银行不仅对照“底线要求”,自上而下落实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要求;更是对照“高线标准”,在质量实效、作用发挥上检验国企党建工作成效。2021年8月,上海农商银行在上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巩固深化全国及本市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果,更是国企党建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质的生动实践。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践行初心使命矢志不渝,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上海农商银行的历史,是一段不断前行、砥砺奋进的历史,更是一部随时代发展而变、因改革开放而动的历史。从1949年上海第一家农信社在真如地区诞生,到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正式脱离隶属关系,走上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发展道路;从1997年市政府设立上海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和支持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到2001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正式开业;从2005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全市219家农村信用合作社、14家区县联社和1家市联社的基础上,整体改制组建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到今天发展成为上海“‘三农’、小微、科创”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全国农商银行的头部银行。我们已走过了2005年至2008年的初创期,走过了2009年至2015年的发展期,走过了2016年至今的转型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6年10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这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6年至今,我们始终将传承农信人的优秀基因,永葆蓬勃向上的活力,作为全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将牢牢把握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汇聚行稳致远的前进动力,作为全行健康向上的发展引擎;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做一个优秀的、负责的、有温度的企业公民。截至目前,总行党委下辖20个基层党委、239个党支部、3021名党员。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回望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红色基因底色越鲜明,红色引擎作用就更强劲。上海农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转化为引领和带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在改革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遵循。上海农商银行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在发展中坚持和落实党的建设与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不偏离,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松懈,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放松。
聚焦建章立制,搭建制度机制的“四梁八柱”。建立全面系统的“三重一大”制度体系,清晰界定集体讨论的范围和事项,强化可操作性、可落实性,确保集体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建立《上海农商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机制》,提高全行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印发《关于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通知》,深入开展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市委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全行各级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聚焦常态长效,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每年组织开展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党建工作专项检查,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分支行经营考核指标体系及班子成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落实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工作,综合运用口头述职、书面述职、现场考评、日常检查等形式,对直管党组织书记开展“双述职、双考核、三评议”,即向总行党委述职、向本单位党员群众述职,开展基层党建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接受总行党委、同级党组织、本单位党员群众评议,通过述职评议筑牢责任堤坝。
二是坚持党建工作政治功能与政治优势的双向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时代命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政治性不仅要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原则上,更要体现在功能定位上。
从服务功能到政治功能的定位转变,上海农商银行不断加强“三基建设”,夯实组织基础,建强基本队伍,完善制度办法,强化服务功能,既加强顶层设计,又注重提高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将服务细化到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自2018年起,在细化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换届正常化,基层党支部实现按期换届、基层党委完成到期换届选举,基层党组织书记确保持证上岗。2020年5月,全行第一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是新发展阶段的“路线图”,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宣言书”,也是引领当下乃至更长时期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从组织优势到政治优势的作用凸显。党建工作最大的优势就是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上海农商银行充分运用党的组织资源和政治资源,把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发挥好。坚持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参与上海市国资委“百企帮百村”结对精准扶贫,帮助云南马关县3个村成功脱贫摘帽;坚持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的紧张阶段,以党建“网格化”,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响应,坚持对外营业、服务百姓民生;坚持普惠金融、服务百姓民生,把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树立“亲民、便民、惠民”的品牌形象。
三是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上海农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着力构建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制度框架,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融入嵌入,牢固确立总行党委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实现党委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党建入章、强化领导,推动机制融合;认真落实《关于市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的指导意见》精神,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工作,公司章程中单设“党的组织”一章,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使党的领导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得到强化,同时指导35家沪农商村镇银行和金租公司完成公司章程修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人的融合;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在新修订的公司章程中明确党委的职责和交叉任职制度及保障机制,保障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践中,本行党委书记任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行长任副董事长,专职党委副书记任职工董事。前置研究、明确清单,推动事的融合。完善授权经营体系,制定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和董事会授权书,合理确定授权权限,提高决策效率。严格落实“前置程序”要求,梳理确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的事项清单。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将董事会依法决策与党委重大决策紧密结合,构建协调一致的沟通决策机制。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擘画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七十余载的风雨兼程,亲历了共和国旗帜下城市发展的宏伟诗篇,我们扎根大都会、携手千百业、贴近老百姓,在坚持金融向善、向实、向阳的道路上,不断谱写华章。2020年11月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审核,2021年6月获证监会核准IPO批文,同年8月正式启动线上线下申购,8月19日顺利实现A股上市!
新发展阶段,上海国资国企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格局加速变革,全球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新机遇、新动能、新空间、新活力不断呈现,历史性转变下蕴藏着历史性机遇,创造性改革下酝酿着创新性发展。
我们将在新发展阶段,坚持将落实国家战略与推进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坚持将践行普惠金融初心和促进创新转型相结合,坚持将发挥上海金融国企优势和推动区域金融机构互惠共赢相结合,切实履行经济、政治、社会相关责任。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发展大局,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体现价值。努力做强主业,让党建成为改革的“发动机”。做强主业是国有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提质增效之要、迈向一流之基。上海农商银行坚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坚持助力普惠金融核心战略,坚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助力上海改革深化,以坚持党的领导,践行战略要求,充分发挥上海国资金融企业的新优势,提升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努力做实创新,让党建成为发展的“助推器”。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构筑科技金融服务的新体系。发布“专精特新”专项金融服务方案,聚焦企业科技属性和成长性,开辟绿色通道,快审快贷;发布“鑫动能2.0”方案,实现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覆盖的基础上,将服务触角进一步延展到更早期的初创阶段科创企业,实现“科创更前、科技更全”。努力做优结构,让党建成为稳定的“压舱石”。积极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新发展格局、防范和化解风险等重大任务,坚决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第一棒”接好、“最后一公里”走实。以“诚信村”为起点,持续助力优化农村融资环境,在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支农金融模式上主动作为;加强资源统筹协调,做到“一城一策略、一组一方案”,在研究部署“五个新城”金融服务方案上主动作为;加强与上海市总工会合作,践行“亲民”理念,在坚持服务地方民生事业上主动作为。
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成效,在上海国资国企发展进步中展现实力。打造党建特色名片,激活发展潜力。通过党建品牌的组织培育、总结提升、选优推广,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富有代表、示范明显的党建品牌,通过品牌创建的过程凝聚全行发展共识,让品牌创建成效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形成以党建品牌促业务发展,以发展成效强党建品牌的良好格局。推动组织架构改革,焕发崭新生机。在总行层面以“前台强大、中台专业、后台集约”为原则,优化组织架构,专业化经营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分支机构层面以“对公上收、零售下沉、中场强大、管理扁平、创新转型、战略落地”为指导思想,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和架构优化优化,落地分支行改革方案切换。加强软实力建设,塑造精神品格。市委十一次全会上,李强书记全面论述了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提出了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明确要求。对国有企业而言,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是提升综合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也是走向世界、跨入一流企业行列的重要一划。上海农商银行以打造服务型银行为愿景,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和“诚信、责任、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全行员工的行动自觉。
三是坚守普惠金融,坚持绿色发展,在上市企业中厚植具有农商情怀的本底根基。上海农商银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上升为全行指导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全行发展战略,将“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细化成各项工作举措,坚守普惠金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绿色金融的责任与担当,以人为本、客户至上,打造更加包容、更具温度的银行。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坚守服务“三农、小微、科创、社区居民”的经营定位,明确“赚辛苦钱、赚实在钱、赚专业钱”的经营方式,引导回归本源,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依托数据赋能,全面提升普惠客户综合金融与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服务能力,巩固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品牌优势,力争成为区域普惠金融服务品牌领先企业,树立国内农商行系统中具有标杆作用和示范效应的公众公司形象。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两城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助力上海2025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助推上海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努力探索绿色金融赋能社会治理,积极践行绿色环保低碳运营。
从2005年到2021年,从改制成立到亮相资本市场,“栉风沐雨十六载,春华秋实谱新篇”,上海农商银行用融于血脉的上海红色基因,谱写迈出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2021年不仅是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海农商银行必将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敢于担当的胆气,勇于创新的锐气,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实现上海农商银行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内容来源:上海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