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沪滇合作也已跨入第24个年头,上海农商银行结对帮扶的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八寨镇阳文山村、夹寒箐镇老寨村、仁和镇木腊村均已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站在新起点上,上海农商银行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践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把对口帮扶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责任落实好,全面提升对口支援工作水平。
健康扶贫,砥砺前行
8月11-15日,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一行赴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出席上海农商银行扶贫项目竣工仪式暨云巅之上医路同行——公益健康项目马关站启动仪式。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上海农商银行希望通过补齐健康扶贫短板,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巩固脱贫成果。为此,上海农商银行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30万元在马关县安排两场公益体检项目,让专业医生、高端设备和顶尖临床技术移动到最基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服务贫困地区,通过健康体检起到“早发现”的目的,让疾病预防观念和措施深入贫困地区,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真正为贫困群众撑起脱贫“保护伞”。
脱贫攻坚进展到现阶段,剩下的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前期上海农商银行赴云南调研扶贫工作时,发现“难啃的硬骨头”越来越集中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据统计,马关县总人口约38万人,卫生机构数量仅26个,病床数约1300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约25.5个,马关地区的医疗资源极度匮乏。走访贫困户后发现,每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病了,就拖累了一家人。不仅自己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办法使家庭增加收入、改善条件,反而这一家的人、财、物都要围绕他治病。
8月11日-12日,每天早上7时许,一辆9米多长的“移动检测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搭载着“智能AI人脸识别系统”,配备全数字化DR、彩超、心电图、血细胞分析仪等基础设备,来到马关县夹寒箐镇中心卫生院为当地贫困村民进行健康检测。闻讯赶来的村民早已在卫生室门前的操场上等候,活动现场同时安排了专家为村民提供检查、诊治,并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提供病情咨询、膳食、日常护理等健康知识的普及,同时发放健康礼包,两天时间累计服务了329位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6名)。村民说:“这次在家门口,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到专家看病,还做了全身检查,感谢政府、感谢上海农商银行为我们老百姓做实事!”
在马关站的启动仪式上,徐力代表上海农商银行向马关县政府捐款15万元,用于马关县小坝子镇半坡小学希望浴室项目,希望能够改善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精准扶贫,修路先行
道路作为农村经济运行的“血脉”,是保障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命线。要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道路“血脉”就必须得畅通。马关贫困程度深、贫困规模大,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条件更加薄弱,脱贫摘帽必须付出更多努力。
“要想富,先修路”,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上海农商银行按照百企结对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三带两转”要求,把道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引擎,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和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条长江水连着两地人,一条支援路连通两地情。2018年以来,上海农商银行按照上海市国资委“百企帮百村”结对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云南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文山州马关县3个村——八寨镇阳文山村、夹寒箐镇老寨村、仁和镇木腊村开展结对帮扶,围绕“三带两转”要求,聚焦关键重点、持续精准发力,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脱贫攻坚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好。三年来,上海农商银行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480余万元,帮助建设2条产业道路和4条硬化道路,为当地绿色产品的流通和百姓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建设9个垃圾焚烧池,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居住环境,项目建设后直接受益29个自然村共1015户42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9户1867人,同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教育扶贫,情暖校园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地方的发展总是和教育紧密相连的。结对帮扶期间,上海农商银行奉贤支行还与马关县夹寒镇老寨村老寨小学开展了党建交流活动,捐助8万元帮助成立“老寨小学——上海农商银行奉贤支行鼓号队”,丰富了同学们课余生活。
医路坚守,上海农商银行坚定前行,铺设爱心道路;云巅之上,上海农商银行传递健康,洒播光明未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华民族意义非凡,我们既是见证者、经历者,也是参与者、奉献者,上海农商银行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上海市属国企的担当和责任,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容来源:上海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