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当好城市建设子弟兵、主力军

发布日期:2024-10-30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图1.jp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市属国有企业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十二届上海市委五次全会部署和市委领导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落地,把全会擘画的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图细化为“施工图”,不断提振“奋力一跳”的精气神,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不凡业绩。 

 

上海建工强根铸魂抓党建,厚植优势促发展

当好城市建设子弟兵、主力军

 

9月21日,作为全国科普日的一项重点活动,上海首个沉浸式中医药辅助疗愈基地在普陀区零碳公园李子园公园启动。漫步在公园步道,清风送来药用植物的芳香,为市民带来情绪上的舒缓放松。这是上海建工通过园林绿化、医疗卫生、健康科普、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联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普陀区中医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打造的新型公园,旨在探索公园城市“公园+疗愈”的新路径。

在大家普遍的印象中,感觉钢筋水泥才是建工人手中的标配,但这股温柔的疗愈风在城市一隅吹起的时候,人们很难将它与建筑铁军的刚硬联系起来。

 

图2.jpg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53年,作为中国建筑行业先行者和排头兵,积极传承和弘扬执行力、诚信、工匠“三大文化基因”,塑造“工程师气质”、强化“国家队意识”、培育“服务商文化”、弘扬“奋斗者精神”。立足上海,以长三角为重心,深耕全国重点区域市场,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图为上海建工全产业链设计、建造和运维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和李子园公园。

 

其实,近几年来,建工人在不断以亦刚亦柔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疗愈公园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复兴中路美丽街区的更新,以艺术疗愈与人文关爱为主题,由口袋花园“民防苑”、艺术展示“聆听墙”等组成了具有疗愈作用的功能性街区。再如历时4年打造,9月20日正式开放的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等,公园环境在大健康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受到广泛认同。这也是上海建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充分展现。

今年6月3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到上海建工集团开展调研时指出,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发展定位,聚焦发展重点,着力改革创新,坚定转型升级,更好在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毫不松懈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以党建引领公司治理现代化。

上海建工及时传达学习贯彻落实陈吉宁书记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坚定落实城市建设子弟兵、主力军的重大责任,把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最大的发展机遇。

 

举旗定向,质效兼顾护航高质量发展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上海建工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党建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着力提升企业管理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步伐,以“城市所需、建工所能”的定力,在“五大事业群”的基础上培育发展了“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六大新兴业务。

在新基建领域,硬X射线项目是上海建工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典型项目。项目计划于2025年竣工,总长约3.1公里,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创新项目。

依托上海建工集团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参建子集团项目党员和青年骨干共同钻研技术、攻坚克难。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参与设计加工各类工装49种,绘制制造图纸266张;在建设过程中先后攻克了高等级洁净室建设、恒温恒湿环境控制、管线微震动控制和地下受限空间布局等重点难点,各类工艺工法均为国内首例、国际领先。该项目的设备安装涉及特殊工艺多、新型材料多、焊接要求高、高精度安装测量等一系列行业难题,项目部成立专项科研课题小组,支部党员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蓄势攻坚,以科技自强引领创新转型

 

上海建工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牢牢把握创新驱动,不断强化国家队意识,面向建筑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美好生活,进一步推动研发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2023年建成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由上海建工全产业链投资、策划、设计、建造、运维和使用。大楼位于普陀区的桃浦智创城,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5层,是目前上海最大的近零能耗单体建筑。在示范楼的设计、建造、运维过程中,上海建工主动探索碳中和建筑实施路径,规划先行,设计引领,创新驱动,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全生命周期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上海建工园林集团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入驻示范楼后,员工时刻关心大楼的各项绿色技术与设施的应用功效,主动参与到双碳技术储备研究与系统联调联试的工作中。结合市级碳中和课题、建工集团运维课题,对所在的李子园公园碳储量计量的方式路径以及大楼的碳中和计算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对新大楼的集成示范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磨“剑”,工程平台积极融入区域党建

 

上海建工以服务和引领作为党建工作核心动力,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的优良传统和党建特色,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抓基层、讲实效、出经验,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提升从集团“最初一公里”到项目“最后一公里”党组织的整体效能。

在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北横通道、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等重点项目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其成为解决项目管理难题的最好“润滑剂”和“推进器”,实现工程品牌、党建品牌共发展。

上海建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城市建设的子弟兵。市政工程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一方面工程质量和进度举足轻重;另一方面又难以避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协调个中关系,考验着建工人的智慧、能力与担当。

受到市民广泛关注的北横通道项目是上海建工承建的一大标志性项目。北横通道是继延安高架路之后,上海东西向的第二条重要交通主干道,被誉为申城一号交通工程,横跨6个区、14个街道、2个镇、64个居委会。

在项目建设的10年中,上海建工将工程平台积极融入区域党建体系中,与工程周边街道、居委及相关职能部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打造各方平等对话的“红色议事厅”。在党建联建的推动下,主动为周边居民做实事,例如改造元丰花园小区围挡防盗铁丝,为新宁小区安装智能道闸,为前进小区改造排水系统。始终践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市民”,不封路不停航甚至不占路施工,用新技术把噪声影响降到最低,为周边小区修路更新排忧解难,邀请市民在开放日到现场了解施工动态等。

今年8月,全长约19.1公里的北横通道东段主线试通车。这意味着,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从最东面的周家嘴路隧道出口开到最西面的虹桥枢纽,只需半个小时左右,通行时间缩短了一半。

10年始终如一的坚守,终于交出一份令市民满意的答卷。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当下,上海建工正继续围绕“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要求,加快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全力打造具备国际视野和强大核心能力的“服务商”,服务区域一体化和产业现代化的“国家队”,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建造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