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市属国有企业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十二届上海市委五次全会部署和市委领导调研时提出的要求,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加快推进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落地,把全会擘画的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图细化为“施工图”,不断提振“奋力一跳”的精气神,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不凡业绩。
中国太保深耕保险主业、践行为民初心
做好“五篇大文章”,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今年4月23日,对中国太保人来说是个特别值得记录的日子——“沪惠保”2024版首日整体销售突破170万,超过既往3年首日单量。
3年前,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上海金融监管局(原银保监局)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太保作为主承保单位牵头上海各共保体保险企业联合推出“沪惠保”,开启了温暖的“守沪之旅”。至今为止,“沪惠保”保障受益人群从3个月的婴儿到104岁老人,累计覆盖超260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18亿元,结案赔案数超79.6万余件,全面助力上海织密织实全民健康保障网。
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打造一款既能满足不同医疗保障消费水平、又能覆盖更广客群的普惠性保险产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上海的“金融名片”和龙头国企,中国太保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守金融为民初心,聚焦主责主业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还在继续努力绘就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改革发展的新画卷。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源”
激活创新发展新引擎
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今年,中国太保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形成《中国太保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确本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目标:到2025年,在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美好生活的功能作用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功能”建设上取得明显突破,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A+H+G”三地上市保险公司,旗下拥有产险、寿险、健康险等保险全牌照。员工总人数近10万人,为全国1.8亿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解决方案和财富管理服务,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图为中国太保作为主承保单位,牵头上海各共保体保险企业连续4年推出“沪惠保”。
5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太保调研时提出,“要坚持稳健经营方针,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增强运营韧性。要发挥自身特长优势,顺应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聚焦科技、健康、航运、物业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发新型险种,提升资管能力质量。”这为中国太保指出了更明晰的“路线图”。
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陈吉宁书记指示精神,强调全司上下要以贯彻讲话精神为契机,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要求,扛起金融国企义不容辞的责任,聚焦主责主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金融强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更好地挑大梁、当主力、拼发展、赢未来。
按照陈吉宁书记在调研时提出的要求,中国太保深化细化《工作方案》,围绕功能性建设和体制机制两大类改革任务,提出了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金融“五篇文章”、助力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提高国有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7方面33项任务清单,将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与巡视整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结合,将增强公司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相结合,持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干在实处,见到实效。
目前,中国太保正稳步推进业务发展和重点领域工作。今年上半年,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稳”的基调,锚定“进”的目标,夯实“立”的根基,突出“破”的实效,不断深化转型变革,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1%,关键领域实现突破,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交出了一张稳进兼备、量质并举的半年“成绩单”。
以金融为民为“方向标”
书写“五篇文章”新答卷
静宁县位于甘肃中部,苹果是该县乡村振兴防返贫的支柱产业。谈到太保的农险服务,静宁县的农户们一致称赞:“满意!我们一旦遇到灾情,打一个电话,查勘员就赶过来了,理赔很及时,也很方便……”近年来,中国太保从苹果产业的风险需求出发,设计了全方位一揽子风险保障。2023年,中国太保产险甘肃分公司在静宁县承保政策性苹果种植保险30591亩,覆盖农户3565户,提供风险保障1.22亿元,帮助苹果农户稳产增收致富。
这是中国太保持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特色保障、产业帮扶、结对帮扶,以普惠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国太保始终践行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上率先探索,加大科技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护航“双碳”战略;扩大普惠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保险可及性和覆盖面;打造养老金融闭环,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加快数智化转型,提升全场景数字服务能力。
以联学共进为“前进力”
深化业务推动新模式
陈吉宁书记在太保调研时强调,“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深化巡视问题整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6月,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与黄浦区委开展中心组联组学习,聚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六项纪律”开展专题学习,并发布《中国太保服务黄浦区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若干举措》,紧扣黄浦“心脏、窗口、名片”总体定位和“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发展主线,推出八方面22项服务举措。同时,黄浦区也向太保集团赠送重点企业“服务包”。这次联学既是政企携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模式,也是市属国企以高质量发展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务实举措。
今年以来,中国太保将去年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四联”工作机制持续运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聚焦保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党纪学习教育等主题,与政府、国企战略客户党委班子开展深入研讨交流,不断提升学用结合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中国太保已与黄浦区委、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数据集团、联和投资公司、东浩兰生集团、上港集团等开展了7次联组学习,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携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汇聚合力,破解难题。
以党建业务融合为“强引擎”
打造党建引领新动能
“水已经快淹没到我车的前挡风玻璃了,我该怎么办……”8月初,湖南地区遭遇持续暴雨,车辆受困的太保客户何女士报案时焦急地说。太保查勘员陈君接到电话调度后,立即安排附近的待命拖车迅速赶往现场,第一时间对何女士的车辆展开紧急救援。为了防止其他车辆涉水受损,他在现场积极引导其他车辆绕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后续车辆涉水的风险。
每一个像陈君这样奋战在岗位一线的查勘员,用“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参与筑牢灾害防护网,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后盾。在每年遭遇的夏季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里,中国太保各级机构都会在第一时间吹响防汛“集结号”,成立党员先锋队持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2022年以来,中国太保持续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模式,创新推出“服务人民、服务客户、服务基层”主题党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与太保服务的深融互促,深入打造具有太保特色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体架构,切实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2023年的“三服行动”中,中国太保以调研开路,以实干破题,通过开展“千名服务官解民忧”“太保服务走进战略客户”“党建引领促消保”“太保普惠关爱在行动”四大专项活动,倾听客户心声,开展服务攻坚。活动期间,集团全系统累计解决客户和基层集中反映的“烦心事”600余件,围绕消保投诉、绿色低碳、流程优化、科技赋能等方面实施攻坚项目70余个,围绕数智化经营转型、青少年健康促进、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落地10余个公司级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供给能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太保将以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以服务新质生产力、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目标,进一步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灾害防护网,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质效,为建设金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